皖美徽茶縣長說 | 潛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戴海兵:40年磨一“劍”,天柱出鞘試鋒芒
為磨好一把“劍”,安徽潛山花了40年,為此還專門組建一個工作專班,制定一系列產業政策,建設一個品牌管理服務中心,持續舉辦一項賽事活動……

天柱山云海(云涌天柱峰)
8月28日,潛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戴海兵走進“皖美徽茶縣長說”欄目錄制現場,親自揭秘這把“劍”背后的文脈華章與致富鋒芒。該欄目由安徽省茶業協會聯合安徽日報報業集團徽商傳媒共同策劃、主辦,旨在為弘揚徽茶文化,講好徽茶故事,展現安徽各產茶縣的特色優勢和發展活力。

彭河萬畝生態茶園一角

天柱山大龍窩茶園
2025年4月,潛山舉辦了第四屆天柱劍毫斗茶賽,引起了社會高度關注,而上述的這把“劍”就是潛山的“天柱劍毫”。據戴海兵介紹,天柱劍毫茶始創于1985年,由茶學泰斗陳椽教授親自指導創制并命名,在問世之初就位列“全國十大新名茶”榜首。

1985.6.10人民日報報道天柱劍毫
“色翠勻齊毫顯,扁平挺直似劍。”天柱劍毫屬半烘炒類的扁形名優綠茶,產于環天柱山周邊十多個鄉鎮,具有“色澤翠綠、白毫顯露、扁平挺直形如劍狀、香氣清鮮持久、滋味鮮濃爽口”的品質特征,是安徽省扁形茶的代表。
戴海兵表示,從2022年起,潛山就以“天柱論‘劍’、‘毫’分高下”為主題,連續4年舉辦了天柱劍毫斗茶賽,目的是打造一個“三茶”統籌的平臺,對外擴大天柱劍毫的品牌影響力,對內提高企業的制茶水平。賽事的內容也逐年豐富,第一屆斗茶賽只有“天柱劍毫”珍品甄選環節,后來增加了手工制茶、采茶比賽,又在斗茶賽中融入了文化節、座談會等環節。

潛山彭河幸福茶場新區
目前,潛山全市茶園面積13.45萬畝,有茶農12萬余人,年產茶葉3600余噸,茶葉綜合產值超20億元。2025年7月,中共安徽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公布2024年度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結果,潛山市脫穎而出,以第一名的成績入選“2024年度省級鄉村振興先進縣(市、區)”。這一殊榮是對潛山市在鄉村振興領域卓越實踐與突出成效的高度認可。

2025潛山茶旅文化節開幕式
戴海兵表示,對于名茶的創制,潛山人也是有著極高追求和耐心的,比如天柱劍毫的創制就前后經歷了五個春秋,名稱也經歷了三次變更:初名為詩仙李白筆下的“奇峰”,后以天柱山著名景點易名為“晴雪”,最終由陳椽教授定名為“劍毫”。
一年四季,邂逅不一樣的茶香。在茶旅融合上,潛山充分利用本地豐富的茶文化資源和全域生態優勢,打造了四季皆可游的茶旅線路,讓游客在不同季節都能感受到潛山茶旅的獨特魅力。戴海兵化身文旅推薦官,現場帶來了潛山四季節茶旅攻略。

水吼天柱村星空民宿

清泉石上流 山谷流泉(三祖寺)
目前,結合“四宜村鎮”“和美鄉村”建設,潛山打造出了最美茶谷、茶鄉(村)和多個茶主題莊園。全市有茶葉休閑示范園12個,茶旅民宿及農家樂230家,精品茶旅線路5條。2022年以來,潛山市委市政府連續多年舉辦茶旅文化節暨天柱劍毫斗茶賽,以茶為媒,以茶興旅、以旅促茶,加速推動旅游經濟與茶文化、茶經濟融合發展。
關于潛山市“十五五”茶產業規劃,戴海兵也畫出了一張藍圖:在“三茶”統籌上,以文化鑄魂,加強與高校院所合作,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培育更多龍頭企業;在茶旅融合上,依托生態打造更多、更優生態茶園形成茶旅精品路線,以茶旅融合推動茶產業高質量發展;在延鏈增值上,用好“三富”資源,開發新茶飲、茶食品,積極與知名茶飲品牌開展合作,延長產業鏈條,提升產品附加值。
名山出名茶,歷朝至今,天柱山茶葉都享有較高的聲譽。潛山古稱“舒州”,舒州天柱茶早在唐宋時期,就享有盛名,并作為貢品進貢朝廷,《茶經》《宋史》均有記載。唐代楊曄《膳夫經手錄》載:“舒州天柱茶,雖不峻拔遒勁,亦甚甘香芳美,良可重也”。據史料記載,唐武宗時期的著名宰相李德裕酷愛天柱茶,曾留有“婉拒香茗”“以天柱山茶解酒消食”的故事。




